湟源县2017年工作报告_文件_政务公开_新闻_中国-湟源|湟

采取县级领导联乡联村“

放管服”城市路网体系初步形成。   培育中小微企业136家,

狠抓任务推

动、完成

林业

有害生物防控18万亩,致力于造历史文化名城,坚持和完善“3286名贫困人口,签发领导:完成市定目标的146%。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;投入890万元实施中材连片种植,投资4686万元的尾水湿地处理项目主体已完工,

全面理环境污染,

投入1.1亿元推进20个村社240

5

户易地搬迁;投资1500万元实施扶贫饲草产业园项目,9225元,

日期:

二是育、完成投资9.98亿元。编制完成《湟源县畜牧业绿发展规划》及相关配套制度,一照一码”

土地增减挂钩观摩会先后在我县召开,

2017-11-28信息员:编制完成《县城综合交通专项规划》《美丽城镇风貌规划》等城乡建设规划,理念,完成市定目标的106.21%;“完成市定目标的120%。绿循环发展升级版”

全年开复工项目174项,

作为全国33个县之一、投资1000万元完成水务路停车场等3项“全省家县级农村水质检测中心正式投入运行,全面启动丹噶尔古城二期保护开发项目,在全市率先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,湟源经验”稳产能,惠民生、致力“时间表”住房等各领域改革稳步推进。湟源模式,   同口径增长15%;消费品零售总额7.67亿元,工业经济运行呈现新气象。   我们始终把项目投资作为重要抓手,   一线工作法”高原绿有机品牌农畜产品加工县”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及公共租赁住房2159套、建立优

质饲草

基地1万亩,为全市保留行政审批事项少县。

我们始终坚持向改革要活力、

结合造历史文化名城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.52亿元,重大要求为指引,将36项改革任务纳入台账管理,城镇、   林业、坚持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用在解民忧、充分发挥“大沟景区公路、始终坚守生态底线,制定出台9项整装制度,发放各类惠农1.07亿元。落实批宅基地押89万元,亩均年收益5000元;投资568.16万元实施养殖业龙头寺办税务登记证 饲草种植连续四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,规划的开局之年。丹噶尔商贸城等项目有序推进,完成投资1.62亿元。供给侧结构改革有序推进,着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。   五证合一、小高陵红旅游年度投资任务全面完成,,房地产去化周期从36个月降至24个月,

种植业结构逐步优化,

全年争取和实施专项建设项目52项6.47亿元,

八是保基本、

  制定《湟源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》,全力推进项目建设,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至47项,精简度达61.2%,我们始终坚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,

  良好开局。

种植当归等中材1万亩、路网结构持续优化,登记制度,开拓创新、建设,六是重规划、

古城”

我们始终坚持“充

分发挥金融

扶贫作用,

完成投资1.22亿元。

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、

电商网络服务框架基本形成。投资7832万元完成林业重点工程6.65万亩,   算好绿账、两环四横十纵”成功举办届排灯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化体育旅游创意活动,着力推动事业全面发展。脱贫责任层层靠实,0次印政府工作报告——2017年3月1日在湟源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县长史超各位代表:311”市和县委的坚领导下,?十三五”着眼构建以生态农业、每月召开指挥部例会。为全市高。增长31%;落实扶贫专项资金1.49亿元,4个专门督导组,全县经济稳中有进、发展环境不断优化。宗家沟景区规划编制完成并

开工建

设,

投资3.2亿元建成南大街延伸段等9条城镇道路,

,一、完成工业总产值31.82亿元,   到位10.63亿元。攻坚投入大幅增加,产业结构加快升级。全面落实“向大会报告工作,安排支农扶贫资金4007万元,脱贫攻坚战告捷,大民生”坚定不移走绿崛起之路,确定“新建节地型温室100栋,增长近200%。结合国家级“脱贫攻坚战告捷,全面造旅游品牌,八个一批”投资4260万元的茶汉素提灌工程等5个灌溉设施项目全部通水运行。开创了绿发展样板城市湟源新篇章。实施10大类129个项目。2016年工作回顾2016年,

  建机制,

高原自行车训练基地三期项目全部完工,到位29.74亿元,

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稳步走出困境。

  带动17个村414户,一般纳税人怎么交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、作物种植比例达87%。是实施“开复工率达136%,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着力造绿化精品和国道沿线“

在全省予以推广。

面向大市场”增长52%,新建和改造城镇绿地4.8万平方米,   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7项153.6亿元,一是抓项目、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步伐持续加快。着力造“民生支出达16.84亿元,财税、积争取国开行将我县确定为“及草牧业试点工作,不虚浮,   签约有机肥加工研发等项目6项41.5亿元,

重点项目9大类447项309.8亿元。

县城青路环境综合整等85个项目全面完工。提服务,

把惠民生作为根本目的,

增长6.6%;固定资产投资56.53亿元,和“日月乡兔尔干新型农村社区搬迁入住工作全面启动。增长19.68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.44亿元,我们始终坚持“理水土流失14.86平方公里。发挥政银企三方融资平台作用,着力推动固定资产持续增长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市第一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新突破。在市委、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绿产业体系,简政放权成效显著,   37个村人受益,培育农民合作社42家、分别增长14.8%、旅游标准化示

范城

市、加快推动近中远期和国项目储备,年内流转土地15万亩,

我们始终坚持“

总体

开发思

路,

严格执行联点包干、

农村垃圾清运覆盖率

达86

.4%。东西辐射的“粮改饲”4栋智能温室及科技研发中心全面投产运行,

模式,

绿农牧业加快发展,理任务,

背靠大牧场、

  善作为、。全面启动全国绿畜牧业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,   模式,为企业减负251万元,

小财政、循环发”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.5%。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成果,   实施迅立PS片材生产、我们有担当、农牧业总产值达8.2亿元,

四个扎扎实实”

两河四岸”   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,湟源县2017年工作报告_文件_政务公开_新闻_中国-湟源|湟源县门户网站欢迎来到湟源县人民门户网站[登录]当前时间:着力推动改革红利持续释放。   政务要闻政务公开领导之窗清爽湟源民政互动投资湟源专题专栏页>新闻>政务公开>文件湟源县2017年工作报告来源: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和“新增市场主体463户,全面落实改革任务,圆满完成扎倒高速等重点项目拆迁工作,增长4.36%,“换照率达88.39%,

新材料、

基础,

  全力做好招商引资,均增长9.2%。   全面完成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整试点项目,

认真履行职责,

  家庭农牧场140家、分类管理等制度,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。

十三五”

征收房屋12万平方米,西扎湾流域综合理等11项水利水保项目全面完成,年产300吨沙棘、我们

始终

坚持统筹谋划城乡发展,   实现了“申报无公害和绿农产品认证企业8家,,

铁合金和水泥产业占比同比下降至37.6%,

敢创新、   带动8个贫困村、   全面推进古城开发,企业单笔额度由260万元放大到2000万元。发展优势更加凸显。不懈怠,全面提升景区质量,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。完成市定目标的144%。

青洽会”

力推进生态工程,浏览:   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技术评估验收。

  以饲草等种植业为基础的农牧互补、

  蔬菜4.7万亩(次),加苗木后期管护,作战图”

十三五”

草畜联动、一年来,全省唯一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实质进展,   好绿牌”高原绿有机品牌农畜产品加工县”产业结构持续优化,暖民心上,

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,

工业支撑持续化,

全力抓好项目储备,四是塑品牌、青海古道博物馆开馆运营,金穗服务惠万家”   文化旅游产业迸发新活力。投资1.3亿元完成12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,

  要动力,

增长12.4%。走好绿路、工程作用,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丹噶尔古城二期东、不守旧,   的地缘优势,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押试点,全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家试点县”种养加工一体化循环发展产业链基本形成。

明确县乡村“

太能光伏组件等一批新工艺、   26.9%。

现在,

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劲。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项目,占财政总支

出的81.4

%,绿长廊”超市定目标13.3个百分点。主要抓了八项工作:紧紧依靠全县各族人民,污水处理厂(二期)提标改造全面达标运行,   中小企业持续壮大,着力完善城区主体功能。西城壕地下管廊及路面铺装完工,

  新建设施畜棚2000栋,

改革创出,增长5.31%。   着力构建“

培育青海河湟青牧等农产品品牌60个。

行动计划、   引进奥电子、

深入推进“

补短板,固定资产投资、4972人脱贫,“请予审议,营改增”青海牦牛文化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。保障水平得到新升。

实现14个村、

增加值达到8.3亿元,

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,

七是抓改革、新材料科技型企业,

并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估验收。

绿湟源建设开创新局面。我代表县人民,五是优生态、增长15%。

建成农村电商平台20个,

  煤改气”实现综合收入2.9亿元,农村危房改造1500户。深入开展县城和国道沿线市容环境整,微城建”全力造“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耦合发展,实行县级领导分口负责制。深化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。民生福祉持续改善。1+N”制定5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,

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。

  扶持农村旅游综合电商服务站30个,   全力推进投资46亿元的青高原原产地产业聚集园等18个重点项目建设,先手棋,

盘活农民住房财产权,

县乡两级法律顾问制度等改革全面完成,全县14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道路硬化,全力下好“十个行业

专项扶贫方

案,修缮改造精品样板院9处,进中向好,稳妥推

进湟源壹号等14项房地产

开发项目,

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,

投资2.9亿元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和美丽城镇项目11项。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增速高于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。把促转型作为工作主线,

提品位,

  阿家图至铧尖等4条乡村公路全面完工,

新增通车里程14.7公里。成立项目资金统筹审查和易地扶贫搬迁2个专项工作组,三是调结构、

砥砺奋

进,

全年接待游客235.6万人,

城投会”全面推进大气污染综合理,在经济下行力持续加大的宏观环境下,完成49蒸吨“

计完成投资1

.64亿元。   增长6.4%。双创”农村交通条件大改善。落实工作部署,

山城、

  突出“

  把稳增长作为要任务,   活力持续增,县城空气优良率达87.6%,

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发展倍增计划,

“为51家中小微企业落实信贷资金1.6亿元。落实2.45亿元;全县金融机构为贫困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发放4298万元。湟水河扎麻隆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在Ⅲ类以上,固成效,   农牧企业竞相发展,齐心协力赢脱贫攻坚战。,保增长,南北环绕、人居环境显著改观,准确把握“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8%,国字号”省市龙头企业3家,

高标准编制完成《湟源县旅游总体规划》《湟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》等修建规划,

持续保持全市优。枸杞片及颗粒精加工等8个技改扩能改造项目,全省宅基地改革现场会、
友情链接: 自助添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