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全县经济发展取得了新
跨越,以来,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开发试点县”
县中院改扩建稳步推进;建成各类卫生机构252个,化解重大矛盾纠纷86件;扎实开展重点生产领域专项整,省一级示范幼儿园2所。建档率90.4%;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工作,累计投入7904万元实施
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;创建市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5所、依规建设”责任制和“国美、
是2010年的2.2倍,
平安宜良”
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为指引,城乡园林绿化三年计划”成为全省亮
点,云南省文明县城”基本形成以能源、入驻企业104家,工程竣工开放,普济桥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修缮,。 基本完成了“北片区控规及排水、年均增长12.9%;人均生产总值从元增加到元,
综合实力在攻坚克难中显著增。十二五”是2010年的1.4倍,冶金、 生态环境在协调发展中显著改善。以岩泉寺、红狮水泥年产6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、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紧迫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行动,民生事业在健全体系中全面发展。 创建省、年均增长11%,
“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%,61个行政村改为社区,是我县加快经济转型、市级绿学校2
2个。森林覆盖率达50.08%、文体事业繁荣活跃。列为全省“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格局;宜良“我们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,五个一”建设为目标,
培育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,
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8.57:28.97:42.46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战略,完成城市总规和东城区、 加坝区农田保护,承办市级以上赛事节会25次;城镇宽带和4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,新增城镇就业3597人, 一对一”深入实施河段长责任制、以旅游文化
花街节、 三包”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率达100%,马蹄河、
数字城管受理案件1.
86万件,定期对南盘江河道进行水葫芦捞和保洁,工业园区晋级省级重点工业园区,现代农业基固本。新增电商网站8家,
东晟纸业年产30万吨高档包装纸、,十二五”以来,云桂高铁(宜良段)征地拆迁有序推进。以统民俗文化、化工、末相比,林木绿化率达56.26%;第二轮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。十二五”生态绿化工程〔4〕点位122个、产业结构在转型调整中得到优化。
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;推行“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。 我们坚持以工业县为突破,,综合施策促增长,园博园”突出重点抓改革,
——“引进项目108个,植被修复等工作,创建为省级“市和县委的坚领
导下,工业总产值从59亿元增加到127亿元,推进山地城镇建设,五小景观”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工业上山”年均增长34.2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3.7亿元增加到29.1亿元,年均增长16.3%;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1.47亿元增加到37.17亿元, “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,獐子
坝河、 年均分别增长11.4%和14.2%。 普法工作扎实推进,是2010年的1.8倍,我们坚持以跨越发展为目标,
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分别是2010年的1.7倍和1.9倍, 对县城街心花园和鱼龙石桥交通环岛进行改扩建。形成以国家4A级九乡风景区为龙头,是2010年的4.3倍, 中国佳文化休闲旅游县”8万亩优质烟叶、巴江河理
,退耕还林、县第一人民院迁建、四中、1.5万头奶牛和1800万只鸭子种养殖基地;培育3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县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,新建宜石垃圾处理厂、烤鸭美食节、
河道理计划,初步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、时期工作回顾“ 投资61
00万元改扩建宜良二中、推进全域城镇化试点工作,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助金1833.5万元;建成保障住房3774套。
东城新区初具规模,称号。种植苗木57.1万株,沃尔玛、以来,安全形势持续稳定;“坚持以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城乡规划逐步完善。
对文庙、大疆客运站、十一五”四创两争” 省信息:园区建成区面积9.6平方公里,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;实行重点矛盾纠纷包案化解责任制,十二五”——“
年均增长11.6%;城镇、
共投入各类扶持资金(物资)折合万元;投3430万元完成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61个,城乡园林绿化工作综合排名位居全市前列,旅游综合收入从1.61亿元增加到2.48亿元,创建为“十二五”
利用外资9734万美元,粮食总产稳定在15万吨;建成10万亩蔬菜、在市委、引摊入市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5%以内;累计为城乡低保居民和优抚对象发放各类优抚金、以全力推进“一、年均增长7.8%;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从24.3亿元增加
到105.68亿元,中国花卉
苗木之城”年均增长11.5%;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4.68亿元增加到6.83亿元,“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2亿元,
称号;建成14个邮政营业网点、2座城区垃圾中转站,
积应对新常态,〔2〕建设,建成西南地区大的饲料生产基地和云南省建材产业示范基地;全县规模以上企业91家,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数3.9张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.82‰以内,启动“发放救助金2027.6万元,的原则,
申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3类6项,68道拐等精品旅游景点和樱花谷、工业龙头作用凸显。
索引号:--0主题分类:工作报告发布机构: 宜良县人民发文日期:2016-02-20 11:05名 称:2016年工作报告文 号:关键字:工作报告——2016年2月18日在宜良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
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代县长李绍俊各位代表:大力实施龙头景区带动、保障更加有力。 旅游文化和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格局,余额82.5亿元,现代服务业取得新进展。以来,投资2.53亿元硬化建制村公路355公里,大唐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集聚宜良,年均增长12%, 花木城等都市农庄为补充,河道“持续推进城乡绿化。 到位内资189.4亿元,称号。请连同《宜良县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(草案)》一并审议,〔1〕;编制完成6个乡镇总规、多规合一”2016年工作报告_宜良县人民_工作报告|页今日宜良信息公开投资宜
良宜良之窗工业园区政民互动国务院信息: 时代广场等一批城市配套设施;建成乡鸭湖、五中全会、市场化运作县城卫生清扫和绿化管养
工作,期间,
荣获“
建材、
全面建成小康的攻坚时期。县一幼,
是2010年的1.8倍,旧城改造稳步推进,,
年销售收入14.9亿元;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3.2万亩,年均增长16.6%。完成5个农村环境综合整项目,新建和改建农贸市场15个, 财政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达57.3亿元,163”完成城区116幢建筑物灯光亮化工程, 生态理取得实效。是2010年的2.1倍,星级评定” 投资1.08亿元造“我代表县人民向大会报告工作,
完成营
造林46.2万亩,农转城”调整完善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县”改造中低产田6.58万亩,法先进县”
小哨干巴节等本土节会品牌经济为支撑,新型工业为突破、
累计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34.74万人,
十二五” 花乡水城·宜居宜良”五年来,大九乡旅游经济区”,与“ 十二五”——“
我们坚持以执政为民为宗旨,防洪等专项规划的修编,——“
控规和4个村镇规划,现在,解决12.2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8.85亿元完成宜九公路、体育健身工程点65个,五采区”6.84万人实现“中国生态美食之乡”全县城镇化率达43%;创新开展“小公路、工作, 深入开展“新能源产业项目7个;华润集团、 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“完成《宜良县志》(1978~2008)修编发行;创建国家和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个、昆明东南绕城高速公路、投资6978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,资助民政对象参合参保7.8万人、城乡面貌在统筹推进中焕然一新。
占总支出的72.3%;保险累计参保65.94万人次,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元和5890元增加到元和元,投资1270万元实施水系绿化工作,投资4.73亿元实施45个土地整项目,县城建成区面积从10.4平方公里扩大到12.6平方公里;兴建东城大道、111个行政村创建为市
级生态村,开展了532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;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,规划先行、城市形象明显提
升。圆通等12家知名快递企业相继入驻,其中有5个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, 救助金2.08亿元, 我们坚持以自然和谐为根本,联村包户工作,“投资2亿余元异地新建匡山小学、对环卫工人实施“宜良职中;投资3.6亿元完成38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,
六五”生态精品工程〔3〕和“ 先进平安县”苏云鑫海国际等一批商住小区;完成城区23个道路景点和49个“年均增长0.2%。实现总产值13.9亿元,投资2274万元实施地质灾害防理项目14个;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,修缮加固1327户,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97%;深入开展群众精文明创建活动,连宸食品年加工6000吨鲜花系列食品等25个亿元项目相继竣工投产。
新建村庄集镇生态小公园31个;全县7个乡镇(街道)全部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,——“农家书屋115个;列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2项,按期结案率99.9%。 以来, 称号;安装监控头2243个,安和谐稳定。投资2.2亿元实施校安工程和改薄项目;投资9600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(一期),新建殊教育学校,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。开展绿化造林、 建设成效显著,其中世界500企业投资项目4个、小江公路建设,卫生事业健康发展。是2010年的1.7倍,
被国土部列为“荣获全省“ 请政协委员、 海马箐水库建设稳步推进,投资6257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震安居工程5356户、
建成乡镇(村组)文化站(室)122个、。 公交覆盖率达97%;南昆铁路宜良北站货运开通,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9亿元,改造16条街道临街商铺店招店牌和59座城区公厕,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100%;投资5400万元完成贾龙河、城乡公路总里程达1852公里;开通公交线路66条,,十二五”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79.3亿元增加到150.5亿元,2个乡镇配送中心和3个农村物流中心,三好”坚持“城市管理不断规范。连续两届荣获“。实施“
荣获“林地面积达10.41万公顷,国家卫生县城” 新增耕地6.08万亩,苏宁易购等一批商业巨头和中通、累计争取上
级资金41.6亿元,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