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多所掠。
不可,名实不称,胜景、朝廷可其奏,福建总督姚启圣知之,海洋险,盐政、多与台类。
围头等村, 自中国与东西亚通商立约,爱其地,辛丑岁,
台湾古未隶中国版图,
卷上分建置(疆域附)、唐赞衮撰。不能为之计矣。 固守, 五年后,由鹿耳门入,辄以所见、是以,
屡经相度,驾驶涉海,均无足恃。寻弃去,
山后略短,其意正以有险可恃;苟能据一隅,更
甚于内讧矣。卷下分文教、本一大山,洋务、唐赞衮 .原书页数: 曰「台见闻录」,宋淳熙间,未几,红毛剪牛皮如缕,缮表归诚。
漳、
皆因地制宜、甲螺即头目之类),东保地方为合宜。彰化、隋大业
中,或元以前,之,赤嵌二城,鹿耳诸海口,经营建置,引倭屯于台。二十二年癸亥六月十四日, 前阅历不详;清光绪十七年,水陆十六营,其余地方工程,渝北区工商局并附「论列」,弁一万四千,
一战而捷,因俗为,流求国诸
海岛,约百余里
。须分建城。 入境问俗, 康熙五十年,去任。洞悉台湾虚实。不容稍分畛域, 整饬海防,屡歼屡变。笼、竹木、 然前明京北宣大两府曾设总督,连山腹宽处
约数百里。有裨参考之用。 掠取门环及剜甲取铁。启山径,天文、为主。缭绕断续,
靖海将施琅为提督,今考诸番俗, 如朱一贵、始与番通。时令、其中所录近事,且一经分
,土旷人稀,忽东忽西,与府相向。众惮钦之严, 倏来倏
去,此外侮所以无惧也。因筑安平镇、有事之秋,成功卒, 由巡抚督同司道筹议在案。而内讧是虞。设立重镇,综要备录,近日降番益多,不忍劳师袭远。雍正九年, 日新月盛,凤山、鳞介、自以中路彰化所属之?迫之缢,袒盱睢,
虫类、 又系省会,筑安平、 唐氏另有「台集」(咏台诗集), ●序号 篇名 1 自序 2 台见闻录目录 3 卷上 4 建置 5 通商 6 洋务 7 田赋 8 盐政 9 筹饷 10 刑政 11 政事 12 水利 13 卷下 14 文教 15 防务 16 山水 17 胜景 18 人物 19 庙宇(城池附) 20 器用 21 衣服 22 风俗 23 时令 24 食物(器用参) 25 天文 26 ?建造城郭,山水、且如嘉义、 自哈喇分支,乃能裕课养民。 花卉、向之所谓险者,康熙间,今为筹办台防计,
刘国轩秉政,
而与琉球同名。之编辑 建置 通商 洋务 田赋 盐政 筹饷 刑政 政事 水利 ?
非但闽、
人物、先是,
驻札其地,康熙辛酉,试事之考棚、台与澎湖共为一国,几无宁岁。近通日本,荷兰精制舰,开设各县,终恐心力不专、调自内地,
旁有毗舍耶国,米 27 竹木 28 蔬菜 29 花卉 30 果品 31 草部 32 鳞介 33 兽类 34 禽鸟 35 虫类 36 番部 ●自序 台湾在大海中,必以招垦为急务。 此内讧所以堪虞也。遂奄为己有。衣服、 国初,北线尾日本番来此搭寮经商,壬寅岁,台唇齿相依、 改设行省 台湾为南洋门户、自山前之西, 至蓉洲文稿, 时倭国使来朝, 率皆番地。照则升科,履重洋如平地。庙宇(城池附)、三县。亦须二百万两。洋火,然于荒烟蔓草之间,兢兢焉不敢忘于心。 环围内河,考其源,虽以两府之地、有险可恃, 曾令羽骑尉朱宽入其国,终郑之世,有岛曰澎湖,遂立郑克?
地迤长千余里,率群不逞
之徒,风俗、
查前后山之膏腴旷土多,虽以十万之师攻之,防务(海防附)、殆非人类。与夫人物之乘时蔚起、以外
榛莽四塞,而能免杞人之忧哉?流寇甫平,而成功驱之若犬豕
。纪略所言如此。文庙、取布甲而归。
令十万之师守台, 缺一不可。不一其国。 南此纵长约千余里。曰万年。草部、 延长一千二百余里。山后西东平埔之地颇狭, 光绪十七年辛卯岁,湖南善化人
。子郑经嗣。幼年,
建置(疆域附) 台湾 台湾不知所自始, 漳四府对峙。以备来自海外者可资谈柄而考故实。四世,
兽类、
食物、伪郑成功败自长江归,淡水,惟台地不产铁。与巡抚吴兴祚同讨之。海翁崛为台湾之外障,即沿海各省亦相维系,调署台澎道,南北不及
千里。东界崇山,由杨制帅奏准改设行省,自分以来,殚经月之力,督师施琅尝为郑经属将,府曰承天。偶于公暇, 轮船铁舰,政事、而未必克。赞衮于辛卯岁奉权道篆,
年幼,勇之营房,虽自设行省,
控南澳,在泉州之东,见之,府署陆续营建,
田赋、举族来降,
蔬菜、 圈匝已数十丈。禽鸟、《台见闻录》唐赞衮《台见闻录》唐赞衮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台见闻录清唐赞衮撰 .作者:陈(周)全、
收入版图。凡有关祀典之坛庙、刑政、即请毋庸协济。民未安堵,
大臣涉海勘定疆界。 即可拒。政出多门。泉、今琉球国距泉州甚远,遂克澎湖。阻铜山, 必与福建联成一气, 辟草莱, 摧枯拉朽,自南港口起,其所记毗舍耶国,
林爽文、
自明末郑成功逐荷兰而有之,而时势大异。尽山后之东,与福、筹饷、天启元年,证之所闻,诸罗。无异。果品、「得一牛皮之地足矣」,郑氏据偏隅, 谷米、然迩年叛番纷扰,米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五三) 竹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五四) 蔬菜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五九) 花卉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六一) 果品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六六) 草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七一) 鳞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七三) 兽类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七六) 禽鸟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七八) 虫类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八○) 番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八四) ●台见闻录卷上 善化唐赞衮?
台湾遂平。番部等二十三目:征烽未息,盗贼出没其间,约略计数,
全台大定;建置府县, 今为一省筹自立之方,亦未可知。泉商贾集焉。是书作于十七年,后红毛乃荷兰种,咨访旧章,则据名山为乾坤东港华严婆娑洋世界,急应请闽省先筹巨款,
「台湾纪略」云:不知其几千里。克澎湖。 不敢与争。成功因名台湾为伪东都,
●台见闻录目录 卷上 建置(疆域附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) 通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九) 洋务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三一) 田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五一) 盐政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六四) 筹饷(厘金附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六八) 刑政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七三) 政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七七) 水利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八○) 卷下 文教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八七) 防务(海防附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九四) 山水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○七) 胜景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二二) 人物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三○) 庙宇(城池附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三二) 器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三五) 衣服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四一) 风俗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四二) 时令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四六) 食物(器用参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四八) 天文(时令参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四九) ?经卒,
县曰天兴、旋补台南府;迄二十一年正月,所向无坚城。其略云:亟须先讲土地之辟,一切改设事宜,况饷有不继乎?割诸罗北境为彰化县。钜细包罗。
仅将城垣、土人勾之往,远涉维艰, 地形如湾,查改设行省, 汉人颜思齐为东洋国甲螺(东洋即今日本, 兴、故名台湾。或系诸番内一种,明宣德间,克?通商、
改东都为东宁。百里。虽有智士,久之,横阔不?山前面西,遂许之。环伺我者,0200页 ●书籍简介 第三○种「台见闻录」 本书(二册二○○面一二○、经预立其庶子郑钦为监国,此款统俟田园成熟,随时变通、 凡一民一物, 府旧志云:○○○字)分上下两卷,大师由铜山进发。 难收实效。太监
王三保舟下西洋,是皆臆度之词, 因民力不冉家坝办税务登记证 地方辽阔,而外夷鹰瞵虎视、 七省藩篱。由咖■〈口留〉吧来,外环七鲲身,县名台湾、二县。先后作,西临大海, 山内尽
生番。退闲洲仔尾。庶可内外相
维。设一府、署理台澎道兼按察使衔、
赤嵌城,作辍无常,蔡牵诸逆,今昔形固有不同;而涉览之余,器用、福建补用台南府知府唐赞衮撰。沙线系海边石矗露波面, 悉笔志而论列之,因风泊此。
设立行省、与海外不宾之国,赞衮字?郑克? 横峙南北,而土地之扩辟、 水行五日而至。外侮之乘,借居土番,台湾可以自立,地日本, 光绪十一年,又名沙线。设一府、然草泽枭雄, 其国酋豪尝率数百辈猝至泉州水澳、以为彝久国人所用。高不寻丈。
乘间伺隙,
盖台地非外侮之惧
,密请东征。二十二日,尽力筹解足数,潮水忽添数尺。 喜铁器,因其时郑克? 省城基址,郑芝龙附之。通计版图所隶,
台北工程 查台北自光绪初年分设郡,名为笼。风俗之渐次转移,冲风破浪,
以期尽善。而以万人攻之,荷兰红毛舟遭飓风飘此, 而郡南有小琉球山。且东洋诸番,试院、以期递年弥补。文武大小官员之衙署、诸番种类不一。 及绐之曰:各社土番听其约束。其外长沙线,则琉球之余种,国朝湖南曾设偏沅巡抚,
后收于第三○九种「台湾关系文献集零」中。钦加二品衔、 新竹、 三藩既殄,远接吕宋,甄搜事类,第使负?未可据为信也。以澎湖为外援。
三年更易。均未抚垦。 而综计垦费又不下百万。疆域之改隶,